台灣喪禮有許多禁忌,這些禁忌不可開玩笑,須誠心看待的,持著寧可信其有、不可信其無的心態遵從這些禁忌。
1、參加喪禮必須心懷正念,不亂想、亂說、亂看,如對著死者照片說這女生好漂亮,真可惜......的話。
2、死者為大,不要在典禮中說話、表現不莊重。
3、在殯儀館裡,不亂看其他靈堂。
4、注意穿著,不穿花花綠綠或鮮豔衣服參加!
5、參加喪禮態度必須正經,不嘻皮笑臉!
6、包奠儀(白包)一定單數,如1100、2100...。
7、離開時切忌向家眷說再見,一起相約去葬禮的朋友也不要互相道別,台灣民間傳說這樣不吉利,
像是很快又會有相同的事情發生。
8、要說去洗手間或廁所,不可說去化妝間(室),因化妝室是幫往生者化妝的地方。
9、參加喪禮可隨身帶紅包,袋裡裝些米跟鹽,米跟鹽有除煞功用,也可帶艾草避邪,
後在回家途中丟到河邊或路邊。
10、參加喪禮後先去人多熱鬧的地方再回家,避免把不好的東西帶回!
11、喪禮中所拿毛巾回家後要先用水洗過並曬過太陽再使用。
12、回家進門前用艾草、芙蓉泡水擦拭全身。
13、孕婦避免參加喪禮,如不得已須在腰部綁上紅布,避免煞到嬰兒。
資料來源 : 網路
台灣人恐懼死亡,喪葬向來是忌談之事,民間關於喪葬禁忌也繁多。
日常生活中,民眾就忌「四」字,因此醫院、飯店、車牌、電話都會刻意避開四樓、四號。
節日送禮時也忌送粿、粽,因代表對方家有喪事。居家也避免睡在大廳面朝外、忌反穿衣服;
禁止將筷子插在碗上(代表「腳尾飯」)。
喪葬禁忌中首先忌兇死、自殺、意外死亡,因為俗信意外死會變成枉死鬼駐留在死亡之處,
等待抓到「替身」之後才能投胎轉世。此外也忌在外面死亡,否則不得在家裡辦喪事因門神將阻擋靈魂入內,
尤其是死於械鬥或原住民「出草」,更是必需在村莊外辦喪事。台灣人認定自然死亡、
「壽終正寢」是最幸福的事,因此無論如何務必在家中斷氣。且不能死在床上,否則將會「夯眠床枷」。
因此臨終時就要將死者「搬舖」到大廳等候斷氣。死亡時間則忌在夜晚,因為晚上死亡象徵吃完三餐,
子孫將會沒得吃。 民間俗信見到為入斂屍體就是「不淨者」,因此屍體一定以布覆蓋,且需遮掩神明、祖先牌位,
如女性過世需立刻通知「外家」前來「驗屍」方可入斂,俗語「死查甫扛去埋,死查某等外家來」,
入殮之前遺族需日夜守靈,避免「白蹄貓」躍過屍體,否則將變成殭屍。哭喪時忌將淚水滴在死者身上,
否則死者無法投胎。壽衣則以單數三五七為原則,忌穿偶數。
民間忌談死亡之事,因此稱過世為「往生」、「過身」、「不在」;棺木則稱「大厝」,
如原訂結婚卻遭逢喪事則需在百日內迎娶,稱為「百日娶」。出殯日期忌「重喪日」以免再遭喪事;
奠儀必需是單數表示喪事不成雙。參加親友告別式忌說「再見」、「有空再來」等話,
「移棺」之後要將放置棺木的板凳踢倒,喪事才不會再發生。此外長輩不可為晚輩送葬,
為夫妻送葬則表示要再娶或再嫁;
如晚輩先過世則父母要以棍棒敲打棺木,責備其不孝。棺木入土時禁生肖相沖者在場,且忌人影投入墓穴。
台灣守喪禮俗繁多,守喪期間不得妝扮、理髮、剃鬍;不可參加喜事、廟會活動,也不可到親友家中拜會,
以免觸人楣頭。
守喪期間不可作粿、綁粽,需由親友贈送稱為「送節」,喪家則以糖?、餅乾等甜點回贈。
生命禮俗禁忌是民眾共同遵守的法則,一般人都是寧可信其有,以避免犯忌祈求好采頭,
至於禁忌的真實性則是「信不信由你」。
〔本文刊於《傳藝》雙月刊第 71 期〕